达州市吹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号角以来,始终保持依法严打的高压态势,对黑恶势力进行深挖彻查、全面肃清,“地头蛇”“黑老大”“村霸”一一落网,群众纷纷叫好。而这背后离不开无数扫黑英雄的默默付出,通川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杨贵云就是其中之一。
(审判席左一为杨贵云)
摸石头过河 接手全市首例涉黑案件
“杨庭长,上级法院指定我院承办一重大案件,领导让你快点回来!”
2018年9月7日8时许,正在外省送女儿入学的杨贵云突然接到同事的电话。案情就是命令,杨贵云简单地告别女儿后立即返程,奔波1100多公里于当日返回达州。他本以为是日常审理的刑事案件,没成想接手了全市首例涉黑案。
2017年9月28日,公安机关在渠县侦办一起开设赌场案时,发现一个规模较大的黑恶势力组织,通川区公安分局于2018年8月立案侦查。
这是达州市首例涉黑案件,涉案人员多、案情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却无经验可循。作为审理过1000余件刑事案件,有多年办案经验的骨干力量,杨贵云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挑起了重担,接手案件审理工作。
为了审理好此案,他熟读相关法律政策,把准方向、充实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与涉黑恶案件研究和办理工作。同时,翻阅相关办案卷宗,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虚心请教、商讨,准确掌握黑恶势力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特点、表现特征及方式,确保“打得准、打得实、打得狠”。
阅卷宗捋案情 全院上下一盘棋
该案涉及的违法犯罪事实跨时近10年,卷宗资料多达84册卷,视频光盘达100余张,第一稿审理报告达1000余页,判决书达500余页……这起涉黑案件背后的数据,折射了通川区人民法院审理过程的艰辛。
在庭审准备期间,杨贵云所在的审判团队认真审阅案卷材料,审看视频光盘,并制作阅卷笔录,条分缕析案情细节。并召开刑事法官专业会议,讨论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问题,梳理案件争议焦点问题。由于案情错综复杂,“5+2”“白+黑”成为审判团队的工作常态。2019年4月至12月期间,审判团队两次召开庭前会议、三次开庭审理,共历时11日。
杨贵云说:“该案涉案人数众多,案情繁杂,仅靠审判团队是难以完成的,该案的顺利审结离不开院党组的统筹协调,组织专案会议督导审判工作进度,检查庭审保障等,形成了'全院一盘棋、全员齐发力'的工作模式。”协调各方,集全院之力保障案件审理是通川区人民法院顺利审理该案的成功经验。
涉案者伏法 最高获刑25年
2019年12月22日,通川区人民法院对该案公开宣判。首犯张小林、隆民万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数罪并罚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25人分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二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或者罚金。
“案子审完了还不算完,我们还要对案件进行梳理,发现有其他案件线索,会及时报给相关负责单位……”作为案件承办人,杨贵云等人责任意识较强,积极落实判后工作。针对张小林等人涉黑案在审判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杨贵云及时向相关单位(部门)发送司法建议,督促其加强责任落实。
杨贵云所在的审判团队及个人先后荣获了“达州市工人先锋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办案团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