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全市法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在达州中院召开。会上通报了2020年上半年全市法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各基层法院就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下步工作打算作了交流发言。
达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建桦出席会议并就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服务达州全面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五条要求:
全市法院要深刻理解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质内涵和核心要素,坚持做到平等保护、坚持尊重契约自由、坚持维护诚实信用、坚持保障公平正义。
一要深化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站在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角度,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要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员。要结合各地实际创新开展各项专项活动,明确任务目标,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做到全员积极参与,突出主抓主管作用,建立部门协调机制,调动全院全员力量共同推进,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合力。
二要更新理念,提升司法能力。要紧紧抓住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全面更新司法理念。要坚持罪刑法定、平等保护、契约自由、诚实信用等原则,切实维护公平正义。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司法效果导向,针对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中暴露出的能力短板,提升服务大局的司法能力,切实实现审判工作服务大局实质化要求。
三要依法履职,规范裁判方法。要将司法理念外化于司法行为、作用于司法结果,着眼审判全过程,在诉讼流程、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及司法裁量等全方位规范裁判方法。人民法院履行审判职责要始终坚守底线,依法行使审判权,用严格的证据规则、规范的程序意识来调节经济关系、规范交易行为、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质高效的审判活动为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形成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四要完善机制,优化服务质效。要紧紧围绕便民和高效,不断强化诉源治理、多元化纠纷化解和繁简分流工作。对外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党委领导下,推进建立便民高效的纠纷化解机制。对内推广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的“解纷服务超市”,实现“一站式”服务。要大力推进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要依托诉讼服务大厅、网上诉讼服务中心、“12368”诉讼服务热线、移动微法院及网上办公办案提升诉讼服务现代化水平。
五要创新举措,延伸服务渠道。要围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需要,找准两级法院工作与万达开一体化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前瞻性,积极探索司法服务保障措施创新、审判机制方法创新,大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实现达州“两个定位”及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