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达州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四年”活动即“扫黑除恶决胜年、营商环境优化年、诉讼服务提升年、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为推动达州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达州法院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主动作为精心谋划,切实担当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的职责使命
全市法院始终把司法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当前法院重点工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依法精准提供实在有效的司法保障与服务。2018年12月5日,中院出台了《关于为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后又出台《关于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为实现“两个定位”和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工作意见》。今年以来,中院先后出台《关于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工作意见》《关于为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的工作意见》,各基层法院积极与毗邻的川渝法院签订合作协议,中院与重庆市二中院签订了《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二、全面履行民商审判职能,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一是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大涉民营企业案件审判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开展服务走访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活动,拓展司法服务大局的渠道。今年以来,两级法院审理涉民营企业各类民商事案件4254件,涉案标的306445.47亿元。
二是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促进达州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打造专业化金融审判队伍,各地相继成立金融巡回法庭和合议庭,开展金融审判专项活动。中院与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协作机制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强化金融风险防范联动机制。
三是切实保护企业自主创新。中院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署《关于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协议》,加强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沟通和共同打击的力度。今年以来,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00件。
四是深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法院在促进市场主体再生、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中院成功审结达钢集团重整案,受到省人大副主任、市委包惠书记和省法院王树江院长的充分肯定。渠县、大竹等地法院大力推进破产重整审判工作,积极服务当地经济结构调整。
五是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万源、宣汉等法院设立环资旅游巡回法庭,积极回应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中院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环资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会议纪要,形成环资保护合力。今年以来,两级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保护案件114件。
三、妥善处置行政争议纠纷,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全市法院依法审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推动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依法制止和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行为;依法审理税收、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物价等行政执法或不作为、不依法履职等违法执法行为;依法审理政府招商引资、政府与民营资本合作等行政合同案件,监督政府机关守信履约;依法审理企业财产征收征用案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合理补偿;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破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中院连续7年出台《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白皮书》,大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涉民营企业相关行政案件102件。
四、强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环境
全市法院持续深化基本解决执行难活动,开展涉民营企业执行专项活动,保障胜诉企业债权及时实现;深入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清积专项行动,促进党政机关带头履行生效判决;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完善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同时,两级法院执行部门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要优先原则,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于被执行人是企业的执行案件,依法审慎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今年以来,两级法院执行局执行涉民营企业案件993件,执行到位4761.44万元。公开曝光失信人员18010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