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市法院召开全市法院院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和第二十二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第二十次全省法院工作会议,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全会以及全国、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暨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22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23年全市法院重点工作。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孙骏对本次会议作出批示。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新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和“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以饱满政治热情和强烈政治担当,推进“六个实质化”由“固”到“常”,奋力实现质效和能力“双提升”。在刚刚结束的市人代会上,法院工作报告赞成率97.8%,在2022年提升3.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提升0.7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会议要求,全市法院要聚焦市委“一区一枢纽一中心”和省法院“六个优质化”战略部署,常态长效整治“四心”作风问题,增强“识势”之明,高扬“变革”之帆,坚定“争先”之志,鼓足“拼搏”之劲,强化“培优”之举,严守“廉洁”之线,全面开启达州法院工作现代化新征程。
坚持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更加有力、准确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精准有效服务保障市委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产业园区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树牢保护优先、维护权益、注重预防、修复为主、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司法理念,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在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重要作用,积极服务法治达州、法治政府建设。
梳理诉讼服务项目清单,健全人民法庭巡回审理制度,加快推进24小时自助法院建设及投入使用,全面提高诉讼服务质量。推广“法官驻镇联村”模式,深入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程,加强裁判文书释法明理和判后答疑工作,狠抓“二审、执行、涉诉信访”三大案源治理,减少诉内“衍生案件”,激发诉源治理效能。围绕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作文章,夯实为民司法前沿阵地。
深研质效“关键指标”,扣紧审判监督管理责任链条,增强智慧法院建设实效,推进审判质效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健全执行难综合治理大格局,健全“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工作机制,抓实执行监督管理,提升首次执行案件等重点指标执行质效,强力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庭审实质化,深入推进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充分激发司法改革内生动力。
着力提升政治能力,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加强政治能力历练。着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主动性,强化源头治理、院务规范管理。着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全力纵深推进“通达之州·学术行”主题活动,以学术调研为抓手带动提升综合能力。着力锻造业务能力,完善业务知识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提能作用,扩大优质成果示范引领效应。着力培养领导力,正确认识“领导”与“领导力”之间的关系,注重提升带队伍能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进政治督察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坚持不懈以党的政治建设铸忠魂,切实增强广大干警思想引领力和内驱力。紧抓纪律建设不放松、作风建设不停步、高压反腐不松劲,保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切实推动“三不腐”体系常态化和长效化。管好“关键少数”,织牢监督网络,用好督察“利剑”,与时俱进健全监督体系不懈怠,切实提升综合监督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层层构筑责任体系,不断强化条线督导,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全链条,切实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会议对全市法院2022年度工作考核成绩突出单位予以了表扬通报,并颁发奖牌。渠县法院、宣汉县法院、通川区法院、达川区法院进行了现场交流发言。各县(市、区)法院分别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表态发言。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陶先林主持会议。市纪委监委驻市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市法院党组成员刘小东对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中院院领导、审委会专委、驻院纪检组负责人、中层以上干部、全体员额法官、干警代表,各县(市、区)法院负责人、政治部主任、综合办公室主任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法院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